支援師資_江宜樺

江宜樺
姓名:江宜樺
職稱:專任教授(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)
學歷: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
研究室:社會科學院二館605室
E-mail:newlifeyhj@gmail.com
分機:05-2720411轉32703
研究專長:政治哲學、民主理論、公共治理、台灣政治、兩岸關係
經歷:
服務機關 |
服務部門/系所 |
職稱 |
起訖年月 |
國立中正大學 |
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|
專任教授 |
2019 - |
國立中正大學 |
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 |
研究傑出特聘教授 |
2018 - 2019 |
香港城市大學 |
公共政策學系 |
教授 |
2016 - 2018 |
美國史丹佛大學 |
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 |
研究員 |
2015 - 2016 |
美國史丹佛大學 |
胡佛研究所 |
訪問研究員 |
2015 - 2016 |
美國史丹佛大學 |
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 |
訪問研究員 |
2015 |
中華民國總統府 |
|
資政 |
2015 - 2018 |
中華民國行政院 |
|
院長 |
2013 - 2014 |
台灣傅爾布萊特學友會 |
|
理事長 |
2012 - 2016 |
中華民國行政院 |
|
副院長 |
2012 - 2013 |
中華民國內政部 |
|
部長 |
2009 - 2012 |
中華民國行政院 |
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|
主任委員 |
2008 - 2009 |
國立台灣大學 |
政治學系 |
特聘教授 |
2006 - 2008 |
國立台灣大學 |
|
副教務長 |
2006 - 2008 |
國立台灣大學 |
教學發展中心 |
主任 |
2006 - 2008 |
國立台灣大學 |
社會科學院 |
副院長 |
2003 - 2005 |
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|
東亞研究所 |
客座教授 |
2001 |
英國劍橋大學 |
達爾文學院 |
訪問學者 |
2000 |
國立台灣大學 |
政治學系 |
教授 |
1999 - 2012 |
國立台灣大學 |
政治學系 |
副教授 |
1995 - 1999 |
中央研究院 |
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|
助理研究員 |
1993 - 1995 |
學歷:
畢/肄業學校 |
國別 |
主修學門系所 |
學位 |
起訖年月 |
耶魯大學 |
美國 |
政治學研究所 |
博士 |
1988-1993 |
台灣大學 |
台灣 |
政治學研究所 |
碩士 |
1985-1987 |
台灣大學 |
台灣 |
政治學系 |
學士 |
1979-1983 |
授課領域:政治哲學、民主理論、公共治理、台灣政治、兩岸關係
專書:
- 江宜樺,1998,《自由主義、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》揚智文化。
- 江宜樺,2001,《自由民主的理路》,聯經。
- 江宜樺,2003,《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》,台灣大學(新世界文庫)。
主編之專書:
- 陳秀容、江宜樺主編,1995,《政治社群》,中央研究院社科所。
- 江宜樺編,2000,《洛克作品選讀》,誠品書店。
- 蔡英文、江宜樺主編,2002,《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》,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。
- 江宜樺、李強主編,2003,《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》,商周。
- 江宜樺、林建甫主編,2004,《社會科學通論》,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 黃俊傑、江宜樺主編,2005,《公私領域新探: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》,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 蔡甫昌、江宜樺主編,2012,《疫病與社會:臺灣經歷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》,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。
期刊論文:
- Jiang Yi-Huah,1993,“Politics Aestheticized: An Interpretation of Hannah Arendt’s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”,《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》,第六卷第一期。
- 江宜樺,1995,〈政治是什麼?—— 試析亞里斯多德的觀點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十九期。
- 江宜樺,1995,〈漢娜.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〉,收入張福建、蘇文流主編,《民主理論:古典與現代》,中央研究院社科所。
- 江宜樺,1995,〈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: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〉,收入陳秀容、江宜樺主編,《政治社群》,中央研究院社科所。
- 江宜樺,1997,〈中華文化認同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作用〉,《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》,第十八期。
- 江宜樺,1997,〈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二十五期。
- 江宜樺,1997,〈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〉,《政治科學論叢》,第八期。
- 江宜樺,1998,〈自由主義哲學傳統之回顧〉,《當代》,第一二七期。
- 江宜樺,1998,〈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二十九期。
- 江宜樺,1998,〈麥可.瓦瑟論多元族群社會的國家認同〉,收入蕭高彥、蘇文流主編,《多元主義》,中央研究院社科所。
- 江宜樺,1998,〈現代社會中的個人權利〉,《當代》,第一二九期。
- 江宜樺,1998,〈康士坦論自由、平等與民主政治〉,《東吳政治學報》,第九期。
- 江宜樺,1999,〈托克維爾論自由、平等與民主政治〉,《台灣哲學研究》,第二期。
- 江宜樺,1999,〈臺灣民主意識的變遷與挑戰〉,收入黃俊傑、何寄澎主編,《臺灣的文化發展:世紀之交的省思》,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 江宜樺,2000,〈台灣的西洋政治思想研究〉,收入何思因、吳玉山主編,《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》,中國政治學會。
- 江宜樺,2000,〈政治判斷如何可能?簡述漢娜.鄂蘭晚年作品的關懷〉,《當代》,第一五〇期。
- 江宜樺,2001,〈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〉,收入林佳龍、鄭永年主編,《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》,新自然主義出版社。
- 江宜樺,2001,〈約翰.密爾論自由、功效與民主政治〉,收入蔡英文、張福建主編,《自由主義》,中央研究院社科所。
- 江宜樺,2002,〈當代兩種自由主義之爭〉,收入蔡英文、江宜樺主編,《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》,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。
- 江宜樺,2002,〈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的發展與困境〉,收入瞿海源、顧忠華、錢永祥主編,《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》,桂冠。
- 江宜樺,2003,〈台灣自由主義:挑戰與回應〉,收入江宜樺、李強主編,《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》,商周。
- 江宜樺,2003,〈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〉,《知識分子論叢》,第一輯,〈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〉,江蘇人民出版社。
- Jiang Yi-Huah, 2004, “Taiwan è una nazione? Il dibattito sul nazionalismo è sull’identità nazionale Taiwanese,” traduzione di Carlo Gallo, Ventunesimo Secolo Anno III, Ottobre.
- 江宜樺,2005,〈西方「政治」概念之分析〉,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十二期。
- 江宜樺,2005,〈華人世界發展公共哲學的意義〉,收入黃俊傑、江宜樺主編,《公私領域新探: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》,台灣大學出版中心。
- 江宜樺,2005,〈公民理念與公民的教育〉,《通識教育季刊》,第十二期第一卷。
- 江宜樺,2005,〈從博雅到通識:大學教育理念的發展與現況〉,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十四期。
- 江宜樺,2006,〈價值相對主義的時代〉,《思想》,第一期。
- 江宜樺,2006,〈朱堅章先生的民主理念〉,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十七期。
- Jiang Yi-Huah, 2006, “Is Taiwan a Nation? On the Current Debate over Taiwanese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al Recognition,” in Sechin Chien and John Fitzgerald eds., The Dignity of Nations. Hong Kong: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.
- 江宜樺,2007,〈儒家思想與公共哲學:以「和而不同」意旨之分析為例〉,《華東師大學報》,第六期。
- 江宜樺,2007,〈台灣戰後政治思想與民主運動〉,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,第六十五期。
- 江宜樺,2007,〈台灣的轉型正義及其省思〉,《思想》,第五期。
- 江宜樺,2007,〈自由主義的處境與未來〉,《思想》,第七期。
- 江宜樺,2008,〈《論語》的政治概念及其特色〉,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,第二十四期。
- Jiang Yi-Huah, 2017, “Taiwan’s National Identity and Cross-Strait Relations,” in Lowell Dittmer ed., Taiwan and China: Fitful Embrace,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.
- 江宜樺,2017,〈民粹興起、右派抬頭—世界思潮新動向〉,收入翁得元主編,《經濟50.50獻言:全球新變局 經濟新路徑》,經濟日報。
- Jiang Yi-Huah, 2018, “Confucian Political The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,”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1。
- 江宜樺,2018,〈府院權力關係的理論與實況〉,收入朱雲漢、游盈隆、曾建元編,《總統直選與民主台灣》,致知學術。
- 江宜樺,2019,〈五四運動100年後的德先生〉,《傳播研究與實踐》,第九卷第二期。
- 江宜樺,2019,〈臺灣民主的興衰〉,收入馬英九基金會、長風基金會編,《臺灣與民主的距離》,聯經。
- Jiang, Yi-Huah, 2020, “Governance Structure, Organisational Reform and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: Lessens from Taiwan,” in Andrew Podger, Tsai-Tsu Su, John Wanna, Hon S. Chan and Meili Niue eds., Designing Governance Structure for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: Developments in Australia and Greater China. Acton,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.